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唐代的石雕佛像為什么是經典之作呢
發布時間:2012-09-07 00:00:28 閱讀:7667
石雕佛教自西漢末傳入中國,對中國的文化、藝術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長安地處古絲綢之路的地理起點,又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處于中國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中心的位置,因此在這場外來文化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流中,往往得東漸的佛教雕刻文化風氣之先,而在多元文化因素的碰撞中兼容并蓄,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進而對四周產生了影響力頗為深遠的多層輻射。
從現存資料來看,長安及其周邊地區的石雕佛教造像藝術最遲始于北魏時期,但與當時的統治中心大同和洛陽地區相比,長安地區的佛教藝術以小型石窟和具有濃厚鄉土特色的造像碑、小型單體造像為主要形式。
佛教寺廟中,單體建筑的種類非常豐富。殿、堂、石雕牌樓、閣、廊、廡、石亭、 石雕佛臺等,凡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的諸多類型,在佛教寺廟建筑中幾乎都有。在 這些建筑物中,梁架交錯,斗拱支撐,榫卯相接,人字形兩面坡,屋面上鋪著青 瓦、琉璃瓦或者鎦金銅瓦,屋脊上還安置了各類裝飾品。這是我國古代建筑石雕常 常采用的傳統模式。
北魏前期更多地借鑒了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風格,造像面容飽滿、肢體肥壯、神態沉靜。北魏中后期,長安佛教造像的漢化趨勢顯著,出現了“褒衣博帶”式的“瘦骨清相”樣式。北周至隋代,是長安佛教藝術的重要轉折期,因長安恢復了都城的地位,更兼高官顯貴多崇信佛教、大興佛寺,使這一時期皇家造像驟然增多,出現了不少大型圓雕立像,造像樣式也一改前朝的清瘦造型,變得豐頰方頤、體態壯碩。
唐代中外交流活躍,長安石雕佛教造像藝術對印度笈多藝術大膽取舍,融會于傳統藝術中,創造出全新的民族化的造像藝術,使唐代佛教造像達到了形神兼備、盡善盡美的藝術境界,也把中國佛教造像藝術推向了巔峰。
唐代的佛造像比例準確,飽滿富麗,寫實傳神,充滿活力。在雕刻技法上,融合北朝以來的直平刀法和新的圓刀法等多種手法,人物性格與形體美都被石雕作品如實地表達出來。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廠 (http://www.uyzm.com.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嘉祥雕刻制作的五大步驟是什么
下一篇:惠濟祠為什么有石雕佛塔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